跳到主要內容區
 

院史

院史

本校的設立以研究所開其端,繼之為獨立學院,所以直到改制為綜合大學之前,本校並無文學院,或其他學院的設置。但是,自創校之始,無論在研究所時期或獨立學院時期,本校都設有後來成為文學院骨幹的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三個系所。109年8月1日起,本校推廣部「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歸隸文學院。


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三系所之所以從開始就受到重視,與創辦人張曉峰先生創設本校的理想與目標有密切的關係。民國50年8月旅美學人回國參加一次文教建設為主題的會議。在會中,他們有感於中華文化面臨嚴重的危機,倡議設立一中國文化研究機構,以振興、發揚中國文化,創辦人深然其說。但創辦人也深知在現代化巨輪的推進下,單獨倡導中國文化,反而使中國統文化無從復振,因此決心要以兼綜中西新故,結合文藝與科學為宗旨,創辦一所完整的大學,透過作育人才,來「展開中國文藝復興之機運」。因此他採「中國文化」為本校校名以示發揚中國文化的本意;又提出「承中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的教育方針,以示達到目標,實現復興中華文化的可行途徑。

既以「中國文化」為校名,復以發揚中華文化為目標,中國哲學、文學與史學自然就受到特別的關注。民國51年,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初設的十二學門中就有哲學(含教育)、文學與史學三學門,招收碩士班研究生。次年,本校改名為「中國文化學院」,在初設的大學部十五個學系中就有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三系,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原有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則改為中國文化學院的研究部。58年中國文學系分為中國文學與文藝創作兩組,文藝組為本校所特有。至此,文、史、哲三系皆有大學部與研究所碩士班。53年,第一屆碩士班畢業後,為提供畢業生進一步的修業機會,乃成立高級研究所,此為本校博士班設置的基礎。本院文、史、哲三個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的設立,在國內各大學相關系所中都居於領先地位。

在中國文化學院時期,本校先後曾有七學部或四科的建制,以統攝各學系。文學部或文科所統攝的學系除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之外,尚包括外國語文,如東方語文,英文,法文及德文諸學系。但這種區分顯然只是為了校內行政的方便,並不是教育部所承認的正式組織,因為在各項正式文件中未見有科主任或部主任的設置。到民國69年本校改為綜合大學,文學院與其他八個學院才正式成立。各外語學系共同組成外語學院;文學院則設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三系所。其後本院所領單位雖時有增減,但變化不大,如72學年度增設印度文化研究所,但三年後即停招;85學年度學校設立教育學程中心,87年度增設教育學系,都曾暫隸本院,88學年度教育系即脫離本院,另成立教育學院。是故目前本院有哲學、中國文學與史學三系所。三個研究所皆有碩士班與博士班。大學部中文系分為中國文學與文藝創作兩組。

如前所言,創辦人以「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為興學方針,又曾將本校教學理念頭歸納以下四點:(一)東方與西方的結合;(二)人文與科學的綜合;(三)藝術與思想的綜合;(四)理論與實用的綜合。本院各系自成立之初,即本此方針與理念施教,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增加學生的人文專業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研究能力,在實際的作法上,各系所的教學都中學與西學兼顧,新知與故學並重,不偏廢任何一方。因為各系的老師都深知如果專重中國傳統的故學舊知,必將使他們的教學與研究遠離世界潮流,陷入孤陋寡聞,閉門造車而不自知;如果僅重西方的新潮流,必將使他們的學問隨波逐流如無根的浮萍,無法在中國文化中生根。只有將中西新舊融於一爐,而後才能推陳出新。因此在實際的教學與課程設計上,各系都有其相異處,也有其相同處。相異處在教學的內容不同,相同處則是以中國的文史哲為傳授的重點,但同時也輔以西洋文史哲的教學與研究方法,務期培育兼通中西,並知新舊的文史哲專業人才,宣揚中華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新文化,以達到發揚中華文化的創校目標。

本院及所屬各系所自創設以來,即本此宗旨與目標設計課程,實施教學。民國69年以前,各種工作主要由系所主任負責。及至文學院正式設立之後,統籌規劃的工作遂歸文學院院長。而本院的歷任院長都為碩學名家,學養具優,因此使本院能不斷的發展成長。第一任院長潘重規教授為國學大師,在任職的六年期間(69年至75年),為本院立定運作規模,打下敦煌學與紅樓夢研究的堅實基礎。繼任的宋晞教授(75年至85年)為國際知名的宋史專家,自始即參與本校的創校工作,先後擔任中國文化學院第四任院長,史學系主任、所長,可說是本校的創校元老,貢獻實多,在他擔任本院院長的十年期間,適值本校在克服財政困難之後,努力建設時期。在他的領導與擘畫之下,本院也呈現巨幅的成長。各系所的課程安排更有系統更為合理;專任師資在質量方面都有大幅提升;教學與研究所需的硬體設備也頗有增加;各種學術活動如舉辦學術研討會、出版學報、以及各位老師所發表的論文都較前大見進步。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本院的教學、研究與服務都日趨健全,而能擠身於全國最佳文學院之林。宋院長於85年7月屆齡退休後,即由孫同勛教授繼任,93年7月31日孫院長退休,先後由王吉林教授、林冠群教授、黃藿教授繼任,目前院長為王俊彥教授。本院之有目前的規模與成就都來自這幾任院長的努力,由於歷任院長領導有方,老師們的合作無間,在過去六十年間,尤其是最近十數年來,本院頗有一些傲人的成就,今舉其犖犖大者於下:

(一)師資的改善


本院各系成立之初,即廣聘著名學者來系任教,如中國文學有高明、潘重規、林尹、李殿魁、魯實先、周何、于大成、汪中、黃永武、羅錦堂;哲學有楊希震、謝幼偉、崔垂言、黃振華、李杜;史學則有張貴永、李雲漢、扎奇斯欽、蔣復璁、高亞偉、楊家駱、黎東方、吳相湘、趙鐵寒、傅樂成諸教授,可說是極一時之選。但這些學者大都為兼任且任期不久,多先後凋零,各系不得不續聘新人。而自董事長張鏡湖博士繼任以來,更致力於提高師資。最近十年各系延聘有潛力的年輕學者如:哲學系傅皓政、何畫瑰、姚富全、吳豐維諸人,或聘已有成就的學人如:陳鼓應、林照田、張永儁、曾春海、王曉波,王明蓀、盧建榮、尹章義、張瑞德、林冠群、張健、黃沛榮、趙林、劉兆祐諸名家,來校任教。數年的努力終使各系所的師資大幅提升,目前本院專任教師皆為教授、副教授,只有少數幾位是年輕助理教授;而全院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約佔百分之八十。因此,專任師資的結構與品質,與國內任何文學院相較,絕無遜色。

(二)圖書設備的增加


在設備方面,本校曾有一段較艱難時期,但自財務好轉後,即大事增置。隨著新大樓的落成與舊建築物的整修,本院的教學與研究環境日漸改善。院址於民國83年從大仁館移到大典館後,不但辦公室煥然一新,而且老師們也都有了共用的研究室。96年10月學校為本院每一位專任老師配置個人研究室,提供老師更完善的研究、輔導與學生請益的環境。
為營造學生讀書及課業討論的環境,學校提供8間的研究室。為凸顯中文系特色,設立「敦煌學研究室」及「民間文學研究室」。因應多媒體教學趨勢,設立一間專業教室,供師生上課使用。為善用空間,增加用途,本院會議室加裝資訊講桌、投影機及銀幕,提供多種用途使用:如讀書會、研讀會、博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口試、系所辦理評鑑及其他用途。

(三)教學品質的提升


如前所言,本院自成立以來,即以培育中西新故兼通的人文學人為施教目標。五十年來本院各系所都依循此一目標設計課程,實施教學。另一方面本院各系也都了解並非所有的學生畢業後都會在專業的學門繼續深造,有些必然要就業。而文、史、哲教育都不是職業訓練,為了增加畢業同學的就業競爭能力,本院各系除便利同學選修外系課程外,也在系內開設一些有利於就業的實務課程,供有意就業的同學修習。近年來更大力推行選讀輔系與雙主修的政策。據學校的統計,本院選讀輔系與雙主修的學生人數,從98學年度的44人增加至100學年的53人。至於在必修學分的訂定方面,本院各系依學校規定,每四年修訂一次,修訂時參考國內外相關系所的規定,復考慮國內需求與本校教育宗旨,審慎訂定,因此使系所必修學分的規定越來越合理。為了貫徹學校「入學從寬,畢業從嚴」的政策,本院的各位老師都能認真的依課程大綱教學,並嚴格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學術活動的展開


本院專任教師除教學外,也積極參與各種學術活動,而有可觀的成就。

在研究方面,本院老師所發表的論文,質量均佳。近年來隨著國內與校內提升論文水準的要求,本院各位老師都致力於研究,不但發表更多的論文,並且提高論文的品質。他們或出版專書,或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發表研究成果,或在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都引起學者的重視,並有多人獲獎。在數量方面,最近數年本院專任老師每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平均為每人1.6篇。本校為鼓勵教師研究,自87學年度第2學期起實施學術研究專書成果獎勵措施,本院近10年來,申請專書獎助計43,獲得獎勵名單如下:

學年

系組別

姓名

書名

出版日期(民國)

90

中文系

文學組

黃沛榮

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9012月年

90

中文系

文藝組

宋如珊

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

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

911月一版

91

中文系

文學組

皮述民

李鼎與石頭記

919

91

史學系

王怡辰

苑裡鎮志(共同著作)

91/11

91

中文系

文學組

羅賢淑

劍光俠影論金庸

921

92

哲學系

姜允明

陳白沙其人其學

9291

92

史學系

王曾才

西方文化要義

92101

92

史學系

王仲孚

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921231

92

史學系

陳清香

台灣佛教美術的傳承與發展

9331

94

哲學系

陳鼓應

尼采新論

9412

94

中文系

文學組

陳錫勇

老子釋譯

951

94

史學系

盧建榮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953/1

94

中文系

文學組

張健

詩話與詩評

956月初版

95

中文系

文藝組

蘇偉貞

描紅

959

95

中文系

文藝組

鄭穎

野翰林高陽研究

9510

95

史學系

王怡辰

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

9510

95

中文系

文學組

劉兆祐

963

95

中文系

文藝組

嚴紀華

當古典遇到現代

963

95

哲學系

姜永明

王陽明與陳白沙

966

95

史學系

盧建榮

飛燕驚龍記 ──【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

966

95

中文系

文藝組

朱雅琪

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上)、(下)古典詩歌研究彙刊

第一輯 第四冊、第五冊

963

96

中文系

文藝組

朱雅琪

大小謝詩之比較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

第二輯 第三冊

969

96

中文系

文藝組

嚴紀華

唐代題壁詩之研究

973

96

史學系

王明蓀

宋史論文稿

973

96

史學系

盧建榮

咆哮彭城 唐代淮上軍民抗爭(763-899

976

97

史學系

王大智

藝術與反藝術—— 先秦藝術思想的類型學研究

979

97

史學系

陳清香

台灣佛教美術供像篇

9710

97

史學系

陳清香

台灣佛教美術繪畫篇

9711

97

史學系

陳清香

台灣佛教美術建築篇

9711/

97

史學系

尹章義

新屋鄉志(上)、(下)

979/

97

哲學系

曾春海

稽康的精神世界

985

98

史學系

吳智和

明人休閒生活文化

9810

98

史學系

盧建榮

聚歛的迷思 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98/12 初版一刷

98

史學系

盧建榮

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

995

99

哲學系

曾春海

先秦哲學史

9910

初版一刷

99

中文系

劉兆祐

屈萬里先生年譜

2011 2月初版

100

史學系

超心理學探秘

2011 6月初版

100

史學系

林冠群

唐代吐蕃史研究

2011

8月初版

100

中文系

黃沛榮

漢字教學新紀元

20119

100

中文系

殷契釋親-論商代的親屬稱謂及親屬組織制度

2011

12月第1

100

中文系

陳錫勇

老子釋疑

2012

2月初版一刷

100

史學系

王明蓀

含英咀華:遼金元時代北族的漢學

2012

3月初版

100

史學系

林冠群

李唐、回紇、吐蕃三邊關係之探討 ─ 以肅、代、德宗時期為中心《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七編第三冊》

2012

3月初版

 

在開發新課程或教學領域方面,本院更是迭有創新。早期中國文學系致力於開發敦煌學、紅樓夢、六朝文學等領域的課程與研究;哲學系發展印度哲學、佛學與會通中西哲學的課程;史學系先則有王恢教授主持的中國歷史地理的教學與研究,後則有馬先醒教授大力推行的簡牘學研究。前人努力的結果,不但培育了許多專業人材,散處國內外各教學研究機構,並且為本院在古代文獻的教學與研究方面立下了穩固的基礎。本院在89學年度結合三系的人力,依教育部所頒發「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的規定,提出「『新發現中國古代文獻』課程開發計畫」,申請補助。獲教育部核准,四年共補助690餘萬元。這個計畫是對出土的中國古代文獻 ——主要是甲古文、簡帛與敦煌文物 —— 的研究與利用。進行的工作有三:即開發基礎與進階課程,建立完整的出土文獻資訊網站,以及撰寫教科書。希望這個計畫順利完成後,不僅能培植更多更好的專業人才,並且使中國出土文獻的教學與研究成為本院的施教特色。

在出版方面,最值得驕傲的是《中文大辭典》。這是由中文系教師合作編輯而成,於民國578月出版。全書共十冊,是中國文字最齊全的字書,出版以來風行全球華人世界。除此之外,每次舉辨學術研討會之後,大都有論文集出版。各系也都編印共同必修課的教科書,供學生使用。在學術刊物方面,本院出版《華岡文科學報》。此一學報原名《華岡學報》創刊於民國54年,其後陸續發行,所刊論著以人文學為主,故自67年第十一期起,該學報改由文學院主編,並更名為《華岡文科學報》。近年來,國內學界要求提升學術刊物水準的呼聲甚高;本院響應,致力於改善該學報的品質,自第二十二期(873)起,除變更版面由直排改為橫排,統一格式外,並公開徵稿,加強編輯委員會的功能。所有稿件都送請校外專家評審,再經編輯委員會嚴格考核,通過後才予刊登。經此改革,該學報的品質提高,受到學者的重視。近年本院各系為致力教師研究,各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史學彙刊》,因此,自第二十七期(945)之後 《華岡文科學報》便停止出刊。各系學術論文,交由更專業的學術期刊,審核出版。

總結而言,本院各系所初創之時,因制度尚未完備,在教學研究方面成績雖佳,但尚有改進空間。目前,教學研究大有改進。師資、設備、教學與研究各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逐漸成為制度完備,師資甚高的教學機構,足與國內任何文學院相頡頏。